24小时服务热线

0571-88273948

About after sales

体验时间

作者:庞学铨  日期:2009-01-16  点击:
导读: 记得2007年最后一天的子夜,在写那篇《感受温暖》的短文时,脱口说出“今年的元旦仿佛刚刚过去,2008年新年的钟声又即将敲响”的感慨。转瞬之间,我们又迈进了2009年的时光大门。同是365天,2008年对于我,却真如老子所言:“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记得2007年最后一天的子夜,在写那篇《感受温暖》的短文时,脱口说出“今年的元旦仿佛刚刚过去,2008年新年的钟声又即将敲响”的感慨。转瞬之间,我们又迈进了2009年的时光大门。同是365天,2008年对于我,却真如老子所言:“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于是便有此一问:时间究竟是什么?
  本来自以为时间是最明白不过的事了,这一问竟然觉得糊涂起来。时间真是一个颇值得思量的问题呢。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名人的言论中,说得最多的是时间的意义。时间对于不同的人的确显现出不同的意义。对于活着的人来说,时间是生命,热爱生命,就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无端地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鲁迅);对于从事经济工作的人来说,时间是就金钱、资本和财产(富兰克林、歌德),唐末王贞白的《白鹿洞》一诗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对于年轻人特别是学生来说,时间是伴随着能力的发展,时间是命运,是未来,是千金难买的无价之宝。
  所以,古今中外,有多少关于时间的美好、真实而辩证的断语,其中高尔基和别林斯基的说法让我特别推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也有多少关于劝人珍惜时间的至理名言,其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明日歌》,已是男女老少,耳熟能详的惜时格言了。为了珍惜时间,著名科学家法拉第中年以后拒绝参加一切与科学无关的活动,居里夫人为了不使来访者拖延拜访的时间,会客室里从来不放坐椅,晚年的爱因斯坦病倒了,有位老朋友问他想要什么东西,他说,我只希望还有若干小时的时间,让我把一些稿子整理好。
  从物理学上说,时间毫无疑问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时间概念便是人类对这种现象的认识、归纳和描述。“时”用来表征连续的过程,中国古代所说的“时”,就是指四季更替和用以记录这种更替的概念:时,四时也;(《说文解字》)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后来,又扩大了“时”的内涵,用来描述各种运动过程的属性:“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孟子》注)“间”则用来表征间隔、瞬间的状态,所以,时间就成了描述物质运动的连续和瞬间状态相统一之过程的概念。从人类的开始人们就凭着经验知道,时间是不可逆的,万物有生有死、有长有灭,人从出生、成长、衰老,直至死亡,无论是检破烂还是当皇帝,没有人可以例外,也不可能反过来,正如玻璃瓶掉到地上会摔破,却没有玻璃碎片从地上跳起来合成一个瓶子。经典力学根本无法解释这种时间的不可逆性。
  物理学上的时间,有世界的统一标准和计量方法,也可以通过仪器例如通常的钟表来测量和记录它的变化。但即使如此,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也不是绝对的,在弱引力场中的时钟比强引力场中的时钟走得快,观察者在不同的相对速度或不同时空结构的测量点,测量到时间的流逝是不同的。时间的相对性已为实验所证实。
  哲学也讨论时间问题。哲学上人们把时间分为客观和主观二种形式。客观时间是指时间同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不能分开,是对事物运动的量度,时间的存在是客观的,它由许多时刻的瞬间的点组成,表现为一个有序的系列,每一客观事物都在这一系列中占有一个确定位置。客观时间是通过事物在空间中的均衡变化——例如钟表指针的均衡转动,一枝香的均衡燃烧——来确定的。前面所说的物理学上的时间,就是一种客观时间。主观时间则把时间看作是人类意识的特性,人的意识并不处于具体的空间之中。但是,意识是一个接着一个地出现的,意识出现的这种先后次序,就表明存在着时间。这样的时间并不与物质在空间中的运动相关,其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这样的时间序列也不是表示客观事物所占有的某个确定位置,而是人通过自己直接的感觉、注意、回忆和期望来把握和理解的,它同人的内心感觉和体验相联系的。法国哲学家伯格森把这二种形式的时间称为物理学上的时间和实在的时间。特理学上的时间由“一长串几乎完全相同的碎片”组成,其中过去的碎片几乎即刻消亡。实在的时间则相反,每一新碎片都仿效过去,它涉及记忆,记忆对时间是必不可少的,因而在某种意义上说,时间必然是心理学上的。在一些哲学家看来,这两种时间观念,也就是对时间的两种不同的把握方式:客观时间,人们是通过观察空间中的物体的运动来把握的,而对于主观时间,人们则通过意识到的内容在意识中的连续显现来把握。
  对时间的把握和理解,除了上面所说的物理学也即科学和哲学的方式之外,更通常的则是日常生活中的时间知觉,这便是心理学意义上的时间了。
  我们常说,夜以继日、春去秋来,这是人们经验到的外部世界的持续变化;还有人自身生理需求上的持续变化,比如夜睡晨醒、一日三餐。人们把经验到的这种连续性看成是时间,并认为处在这种连续性中的状态就是生活在时间中。对这类时间数量与状态的感知,就叫作时间知觉。获得时间知觉,一般需要二个条件:一是时间序列,其表征就是相继发生的事件;二是持续时间,这由瞬间的间隔或点(位置)组成。
  心理学上的时间知觉,直接受人的心理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影响人们对时间知觉的因素可以说多种多样。我们也许都有过这样一些感觉和体验:对某项活动有兴趣而主动参加,就会觉得时间过得特别快;若是被动参加,就会盼着早些结束,经历的时间便显得漫长;对一个活动,若带有明确动机而全神贯注,便不易觉察时间流逝,也会觉得所经历的时间特别短促;与此相类似,繁忙而顺利的工作节奏,也会让人感觉时间流逝的飞速。年龄大小对时间知觉的影响同样十分明显,儿童盼着过新年的快乐,却总觉得这快乐时光的到来那样缓慢,一年的时间显得如此漫长;成年人则常常感觉时间流逝之快,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老年人更是常有人生苦短的感叹。
  时间知觉告诉我们,时间长短快慢的感觉同人的心理和情绪状态关系密切,对于个体来说,这感觉有时甚至取决、依赖于他的情绪。
  朋友相聚、意气相投,谈兴浓厚,人的心情也会变得轻松快乐起来。特别是心灵相通的朋友相聚时,这样的轻松快乐,就不仅来自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及彼此看法的认同与理解,更源于相互间内心的信任、无言的默契与天然的和谐。此时,轻松快乐的心情就像无形的暖流,从人的整个身心中涌起,又充溢着人的全部身心,成了一种弥漫在自身和周围的气氛,人置身其间而达至忘我与陶醉的状态。处于忘我与陶醉状态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忽视对周围空间中物体运动的观察和注意,甚至对身边相继发生的事件视而不见,也察觉不出瞬间的时间间隔,甚至没有了对意识中连续显现的内容的记忆和回忆。这意味着,处于此种状态的人,实际上完全忽视或忘记了对时间的感觉,甚至在感觉中只留下轻松快乐而没有了时间。当他从那种忘我与陶醉状态中清醒过来时,便会突然意识到事实上已过去了那么长的时间,从而产生时间的流逝竟然如此之快的感觉。数小时、数日的感觉是这样,一月、一年的感觉也会如此。
  一位朋友曾这样描述自己的时间体验:一年现在给人的感觉简直是一忽儿的功夫,因为我们拥有快乐的每一天,这时间就显得特别的轻快了。不管时间的感觉是快还是慢,也许我们让它就留下轻快的感觉而没有了时间的感觉。
  如此描述,我深以为然,因为这也正是我对时间的体验。
研究院概况
研究院概况
研究力量
研究成果
课题项目
论坛
研究院动态
教育培训
文旅休闲专题
硕博招生
学术研究
师生文章
联系我们
0571-88273948
邮箱:1054824651@qq.com
地址: 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357-365室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